别了,都市里的村庄——杭州拱墅区改造28个城中村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10:13   

  核心提示:省党代会提出,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并要求加快城市整体提升和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以莫干山路、上塘路高架等沿线综合整治为载体,预计投入300亿元,完成全部28个城中村的拆除重建或综合整治,力争五年任务一年完成,加快实现全域城市化。

  由村向城,这是拱墅区城市化的路径之一。观察城中村的变迁,我们得以了解村庄的过去,预见城市的未来。

  杭州城北,拱墅每天都在变。

  上塘街道的蔡马村拆掉了,祥符街道的新文村老房子腾空了,半山街道石塘村的村民们也搬离了……从今年起,拱墅区按下城中村改造“快进键”,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签约3758户,实现14个村整村农户签约清零。

  在一整个春夏的火热里,拱墅人组建文保小组搜寻城中村里的老物件,办了一场叫作“城中村记忆”的巡回摄影展,每一位村民在离开前,也不忘于老屋前拍张家庭合影,“等安置房造好了,我们是要回来的”。

  很快,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土地之上,运河新城、智慧网谷小镇、祥符历史文化街区、城西体育公园等新地标将从规划走入现实。

  当现代新城的繁华便利融入本土家园的记忆,运河南岸正在成为人们期待的理想生活模样。

运河畔,新生活

运河畔,新生活

  在居所变迁中,城乡换了新颜

  每天清晨,79岁的蔡马村村民王素珍都要拉开窗帘,朝外面的空地望上两眼。从村里新建的老年公寓向外看去,过去的蔡马村一去不复返,最新的一批安置房正在筹备中。

  在村里住了快一辈子,“变化”是王素珍早就习以为常的事情。

  27岁,从邻村嫁过来,一家人住在拥挤昏暗的泥瓦平房里;30多岁搬进砖瓦房;40多岁建起琉璃屋顶瓦房;70多岁,村庄附近搬来两所大学,一部分村民先轮上征迁,20余层高的安置楼房在农房右侧拔地而起;今年,她家又成为村里第二轮征迁对象,不久后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楼房。

  老房子,新房子,居所之变照得见城乡变迁。

  伴随着杭钢半山生产基地、热电厂等大型工厂落户,在城北拱墅演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时,小小的蔡马村,从农业村变成了城郊村。再后来,新的学校、宾馆、店铺包围了这里,蔡马村又成了城中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种田为生的村民们,放下农具,把房子一收拾成了“出租户”,“自己家住一层,其他房间用来出租。”王素珍记得,前几年,只有84户农户的村庄居住着2000余人,“好些人家一年能有30来万元的收入”。

  从2007年开始,集聚主城区60%工业产值,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的拱墅轻巧转身,发展信息经济、文创产业、金融产业等经济新业态,建设秀美新城。2009年,拱墅将城中村改造列为重点项目,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

  但第一轮改造,重点在南部。眼看着不远处的小河直街经过保护、修缮,变身杭州市井文化展示区,米市巷、湖墅、拱宸桥等沿大运河错落散开,北部却仍是工厂混搭着城中村,蔡马村党支部书记朱仪胜有些失落:“这里,是城还是村?”

  同样的失落,祥符街道新文村党支部书记姚巍也常常能感觉到。

  说村,并不算村。正对北部软件园、后靠上城科技园、西临莫干山路的新文村,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走向城市化。不到1公里长的村道上,集聚着400余家商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文娱设施一应俱全。到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感叹“俨然是一个小香港”。

  但说是城,也不全是城。在高楼的缝隙间,房屋低矮、电线杂乱、村道狭窄,这里并不如都市整洁和摩登。在形形色色的租客间,“小香港”里的村民们,也依旧维系着乡村的生活习惯,例如,一家有事全村都帮忙,家里做了好菜喊邻居吃饭,晚上去别家串串门。

  “什么时候能轮上征迁?”“村子拆了大家能不能适应?”在期盼和犹豫之间,拱墅区“8月底前基本完成28个城中村改造”的消息传来,改造的重点正是北部4个街道。

  “现实总是比想象还快。”姚巍感叹,从“新文村村民”到“新文社区居民”,是他们需要渐渐习惯的新生活方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吴佳妮 通讯员 汤臻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