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近年处理的校园暴力事件
打架斗殴最多 性侵第二
据不完全统计,市公安局自2014年以来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共计78起,其中31起发生在校内,47起发生在校外,敲诈7起,性侵16起,寻衅滋事2起,故意伤害13起,打架斗殴24起。涉案(嫌疑人及受害人)人数220人(含校外未成年人)。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未发展到进入司法程序前,没有被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掌握。
在昨天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介绍了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情况:杭州的校园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总体上处于偶发和可控状态。
但校园暴力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例如:
犯罪人员低龄化、行为模式成人化,犯罪人员结伙施暴比例高,犯罪暴力程度比较高;犯罪主体多为职高、技校、私立民办学校的学生,也有社会闲散人员参与犯罪;女生施暴比例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进行攻击,网络色情、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也在逐步上升等。
团市委调研杭州市青少年校园暴力形态特点,也发现以冷暴力居多,包括孤立型暴力、语言暴力、网络暴力等,而追究深层原因,很多是家庭监护责任不到位,政府和社会缺乏相应的应对和弥补手段。
“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工作还存在盲点和空白。”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表示,一方面,机制建设还不健全;此外,校园犯罪预防和惩治体系也尚未完善。
例如,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施暴者,缺乏有效的处置手段;校园容错机制及考评也不完善,部分涉罪学生回归存在障碍;对于校园暴力的未成年施暴者,如何加强家庭教育和履行家长的监护责任还缺乏具体的规定。
执法检查组建议,应尽早制订相关配套规定,尤其是针对年龄不足14周岁的校园暴力实施者,用相应强制措施加以惩处,真正做到“宽容而不纵容”。
市政府表示,将整合教育、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