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软如锦的杭州,不是适合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休闲养老么,不是靠三秋桂子、十里桃花延揽游客么,继G20抢了全球的眼球之后,怎么又忽然硬邦邦撞了好些传统经济强市的腰?GDP增幅一举拿了全国城市的榜眼?人家靠啥弯道超车滴呢?这就要提一提杭州的另一个稍有点拗口的“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全国称冠,超过北上广!
密诀或在小小的手机,连买个烧饼都能刷二维码,杭州数字金融全国第一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杭州去年GDP达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全国平均增幅6.7%),仅次于重庆,与合肥并列第二。总量位列全国百强城市第十。但杭城百姓对此并不关心,只满意于在这个城市一只手机网罗天下的适意。
在杭州生活了11年的周燕燕形容:出门只带手机就够了,哪怕买只烧饼、买包糖炒栗子,或到小菜场买菜,都能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一个字:爽!
去年8月,蚂蚁金服报告显示,杭州4万多家餐饮门店,有2.2万家可用支付宝买单,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
而那个拗口指数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公布的: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杭州的数字普惠金融排名第一,其中在移动支付、征信领域、理财业务、投资和保险等各个领域,杭州都居于全国首位,超过了第2-4名的上海、北京、深圳。
杭州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国“互联网+”程度最高、生活最智慧的城市?
老外用移动支付买烧饼
源起“西湖免费门票”的互联网思维:免费流量,富民引才
2007年,记者从上海到杭州工作。当时西湖治理已见成效,水质清澈、烟柳画桥。但从城建来看,还是有点“二线城市”的局促土气:交通不便,没有地铁,堵车严重,上下班高峰一小时等不到一辆出租车是常事。晚上一过9点便灯火零星。让人怀念上海四通八达的地铁,全国最整洁的出租车,遍布全城的24小时便利店……
没想到,不到10年,杭州就跃上枝头变了凤凰,被财经评论“文琳资讯”评价为“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
城市的竞争力首先在于人才。而城市格局与魅力,成为引才关键。杭州率先弯道超车,成为扛举互联网大旗的城市,关键是吸引了大批互联网人才。
这得益于独到的“杭州思维”,在西湖管理模式中可见一斑。
2002年起,杭州逆潮流而动,做出“西湖门票免费”的决定,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这一点,在今天仍显异端:抱怨门票涨价的新闻仍如过江之鲫。
网友评论,西湖免费就是一种“互联网模式”:用免费方式获取流量,不直接从入口挣钱,有了流量再来发展其他业务。免门票带来翻倍的游客数量,10年内旅游总收入增长3.7倍,达到上千亿元,获益的是社会各个层面:旅行社、出租车公司、酒店,更有众多小贩们。
政府此举被纷纷点赞:不与民争利。不管是谁,随时可以来享受烟柳画桥,让杭州具备了宽容、共享、开放等贴近互联网的自由气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