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蹲点8家三甲医院 看看自助机因何“绊倒”老年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12-06 07:10   

第一难:自助机难倒大部分人

聚焦网络时代老人“新”看病难,为老龄化社会寻找更有效的助老方式。快报“市民观察团”在11月底的时候,蹲点3家三甲医院随机采访13位60岁至81岁老人,结果发现,“吐槽”最多的是自助机(详见11月24日A02版)。

它到底有多难?为什么难?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们用了两天时间,再次跑了8家医院。

挂号20秒 结算10秒搞定

大部分年轻人用得很溜觉得很方便

现在去医院看病,人工窗口排长龙的现象明显好了很多,因为医院里有了很多帮手——自助机。

每家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在大厅的位置摆了不少机器:自助挂号缴费机、抽血取号机、自助发票打印机、化验报告单打印机等等。

上周四下午3点多,我在市一医院一楼大厅遇到30多岁的刘女士,她在一台自助缴费机前进行结算,10秒不到就搞定了。她转过头对一位犹豫不决准备去排队的年轻妈妈说,“用这个,真的好方便啊,医院里的事,挂号、缴费、充值、预约,都能搞定。”

边上,28岁的刘先生用挂号机挂了个内科的号子,也只花了不到20秒。

我们特地上网看了下,很多人都给医院的自助系统点赞。

网友“連暝”在微博上说:省立同德医院这效率。11点4分挂号,11点24分就取药走人了。明明一进大厅全是人啊,还以为要很久……全程用自助机挂号缴费,不用排队是原因。

大部分年轻人都说好,为什么却难倒了大部分老人?我们选取了7:40—10:25、11:37—15:42两个上下午就诊高峰时间段,再次蹲点8家三甲医院,看看这些自助机为什么把老年人拦在方便之门的外面。

省卫计委系

省人民医院:

1号楼二楼进门右手边,有17台自助机,插卡口在左下方,需市民卡芯片朝下,待黄灯亮起后再按“确认”键才能使用。

70多岁的甄大妈挂消化内科,卡在了“上/下午时间段”选择上。她想退回到上一页,看看选的科室对不对,不知道按哪里,在“页数”按钮上点了很久,没反应(因为只有一页),最后找了旁边的志愿者帮忙。

失败的原因是,其他操作选项都显示在淡蓝色屏幕里,但“返回”键在下面一截蓝色的屏幕里,老人一下子没找到。

省立同德医院:

一楼进门两边都有自助机,左边1台,右边10台。使用时,插卡口在右边,芯片朝下。

69岁的徐大爷在自助机上结算,卡在了“支付方式”选择上,他不知道是选现金、银行卡,还是支付宝,叫来志愿者教他。

大概是原先操作的机子反应太慢,志愿者教了他两遍后,他拔了卡,在另外一台机子上又操作了一遍,终于成功了。

我说,“您自助机都用得来的哦”。他笑着摆了摆手,“不太会不太会,还是要问问才会。”

市卫计委系

市一医院:

1号楼一楼进门两边都有自助机,左边10台,写着“多功能自助区”;右边4台,写着“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再往右,还有15台自助挂号区,仅支持挂号和取号。使用时插卡口在右下角,芯片朝下。

68岁的郑大爷花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自己在一台自助机前挂好了泌尿外科门诊,全程没有问任何人,也没有点错按钮,只是在各个界面上停留的时间有点长一些,最多的是花在找科室上。

“一开始我也不懂的,年纪大了,医院来得多,就学一学吧。”

郑大爷是让我印象蛮深刻的一位老人,虽然自己挂号比让志愿者帮忙,多花上了一些时间,但他还是在自助机上自助完成挂号了。

市红会医院:

1号楼一楼大门左边有10台自助机,左上方还有4台。使用时,插卡口在右方偏下,芯片朝下。

69岁的周大爷在一台自助机上准备用现金充值,点了充值,再选择现金充值,在纸币入口放进一张100元的纸币。自助机没有反应,“钱进不去!”他先后换了3台自助机,都是卡在了这一步,最后还是叫了志愿者帮忙。原来,是需要先点“确认”按钮,再放进纸币,自助机才会“吃”钱。

周大爷说,步骤经常会忘掉,不太熟悉。

浙大系

浙大一院:

1号楼二楼进门左手边有14台自助机。使用时,插卡口在右下方,是我们8家医院跑下来,插口在最右下的,和自助机机身颜色一样。自助机右边有一个黑色的小机子很醒目,那是插外地医保卡的卡槽,很多用杭州市民卡的人不知道,习惯把卡插在那里。

80多岁的虞大爷把市民卡往右边的黑色机子卡槽里一插,发现没反应,就问志愿者一句,“卡插在哪里啊?”志愿者告诉他,杭州市民卡插在右下方,外地市民卡插在黑色机子卡槽。

插对了卡,虞大爷挂好号后,结算选择了支付宝。在扫二维码时,手机快要贴在屏幕上,志愿者说,“拿出来一点,整个二维码要在手机扫描框里的。”

虞大爷的女儿站在一旁,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爸爸80多岁了,有点弄不来。”志愿者一听,睁大了眼睛笑着说,“老爷子很时尚了,还会用支付宝呢。”

浙医二院:

9号楼一楼进门右手边有7台自助机。使用时,插卡口在正下方偏左,芯片朝右。

56岁的陈大妈把市民卡插进去后,盯着屏幕看了两秒,朝着旁边的引导员问,“点哪里啊?帮我看看,要点哪里啊?”

志愿者走过来,没有直接帮她挂号,而是问她“挂什么科?挂普通号还是专家号?”一边讲解,一边教她完成挂号。“还简单的吧?总要学会的,学会了以后方便。”

省中医药大学系

省中医院:

一楼进门左边有9台自助机。使用时,插卡口在左下角,芯片向上,需待黄灯亮起后再按“确认”。

62岁的陈大妈要挂肿瘤门诊的专家号,旁边的老伴在自助机上操作了一回,没挂成功,就问旁边的志愿者,“怎么挂不来啊?”志愿者看了看说,“专家号没有了。”

老伴想了一会儿,问“那普通的号子怎么挂?”

志愿者一边教他,一边讲解,老伴时不时发出一声长长的“噢”,大意是“原来是这样”。

老伴跟陈大妈轻声地说,“普通号要不要?”,大妈想了想,没有回话。老伴说了句“先看一看吧。”然后在自助机上操作了好几遍,像是在练习。

这位老人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是让志愿者教他挂号,而不是帮他挂号。

省中山医院:

一楼进门正前方,7台自助机绕成半个圈。使用时,插卡口在右边,芯片朝下。

11月30日8:58,50多岁的张大妈拿着市民卡在银行卡入口插了插,又在就诊卡入口插了插,都没反应。我跟她说,市民卡插卡口在右边。她把卡插进去,芯片朝向又错了。

重新插卡对准芯片朝向后,她等了一分钟左右,屏幕上一直显示“正在查询基本信息”,她就拔了卡,嘀咕了一声“太麻烦了,还不如排队方便”,就直接走去人工窗口了。

推荐阅读:

冷空气昨夜开始影响 明晨杭州气温仅4℃

2017杭州市区体育中考细则公布 学生最怕这项目

杭州两所老年大学合并 3年后扩招到万人

省儿保接诊无肛宝宝超120例 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这种蛆虫不仅可以吃 还能做成手术线和化妆品

星巴克杯子网上免费领还送上门?这是不是骗局?


记者调查8家医院 自助挂号缴费机款式各不相同

有的插卡在上面 有的插卡在下面

有的需卡片朝上 有的需卡片朝下

有的只接受信用卡 有的可以用现金

难怪老年人会搞不太懂

各家医院自助机款式何时才能统一?

记者体验手记——不同系统医院挂号机不一样 同一系统医院挂号机也不一样

1.8家医院蹲点下来,发现8家医院的自助机都不一样,不同系统之间的医院不一样,同一系统之间的医院也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不仅是在外观上,还在插卡口的位置、结算方式等使用方式上。

比如,找插卡口的位置。

同是省卫计委系统的医院,省人民医院的插卡口在自助机的左下方,而省立同德医院的插卡口则在自助机的右边。

最不一样的是浙大一院的自助机,插卡口在机子右下方一块突出的位置上,而且是很下方,差不多到腰下。这块突起的位置和自助机的颜色一样,是银灰色的,不像其他医院自助机的插卡口,大多在一个黑色的小机子上。浙大一院的自助机在右边虽然也有黑色的小机子插卡口,但那是插外地医保卡的,用杭州本地市民卡的人,也大多把卡插在那里。

另外,还有纸币入口、银行卡入口等也不一样,经常使人搞混。

又如,卡片芯片朝向也不一样。

省人民医院、省立同德医院、市一医院等都是芯片朝下向里插入,而浙医二院的芯片是要朝右的。

还有,结算方式不同。

市一医院、省立同德医院,能在市民卡里充值再结算,支持银联卡和现金充值,但只接受50和100元面额的纸币;浙医二院支持最小面额为10元的纸币;浙大一院不能充值,只能直接缴费,不支持现金。

有好多位老人吐槽:“这个医院学会了,到了那个医院又不会了,一个挂号机,为什么这么多花头,这不是在‘刁难’我们这些本来就不太会的老人嘛。”

2.在自助机上操作的老年人,一般都会用;不会操作的老年人,几乎放弃在自助机前尝试操作。

3.医院的志愿者、引导员,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比如浙医二院62岁的引导员李大伯、省立同德医院67岁的吴大伯。我观察了一下,面对年纪大的人一下子不会用容易紧张,他们都非常耐心、会慢慢教。

4.引导员变“挂号员”。

老年人对志愿者依赖性强,很多老年人去医院,大多直接说“帮我挂个号”,很少说“教我挂个号”。

5.不少医院为了减少老年人插错卡槽,已经把自助机上部分用不到的口子封掉了。如省人民医院。

6.每台自助机旁边都有操作提示,但真正停下来看完再去学习怎么用的人基本没有,大多数人会急吼吼地跟志愿者说“帮我一下”。

7.几乎每家医院都不止在一楼有自助机,如果觉得一楼队伍排得太长,不妨去其他楼层试试,但很少有人这么做。

自助机难在哪里? “看着就觉得难”是最大难

老年人这么说

两天来,我们采访了20多位54岁到88岁之间的老年人,他们觉得自助机难在哪?

1.“看着就觉得难”,是绊倒老年人的最大石头。

11月29日中午12点多,86岁的周奶奶吃过午饭,和3个老年朋友在市红会医院一楼大厅里聊天。退休前,她在浙医二院的急诊室做了39年的护士。我问她们,医院里的自助机会不会用?都说“一点都不会”。

问她们难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看着就难”。“一次都没用过,家里子女也没教过。”

采访过程中发现,和周奶奶一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54岁的王大伯在市红会医院公交站等车,准备去省肿瘤医院。我问他会不会用医院里的自助机?他说,“上面都是英文字啊,我们哪里看得懂。”我说,都是中文字啊。他说:“哎哟,老花眼啊,中文字看不清也看不懂,那东西,我们用不来的。”

2.插卡口太多,不知道插在什么地方。

自助机上,一般的有市民卡插卡口、银联卡插卡口、就诊卡刷卡口等等,很多老人拿着卡愣半天,手足无措。

3.“字太多”、选项太多,不知道点什么地方。

88岁的傅爷爷,“只知道把卡插进去,其他的就都不会了。”

72岁的门奶奶的自助机使用技能,也只停留在“把卡插进去”,“我在上面点来点去都没用的嘛。

4.眼睛看着屏幕不舒服。

自助机这种“新事物”老年人真的很难学会吗?

医院志愿者这么说

这两天在现场,接触了10多位志愿者,有几位中老年人志愿者让人印象深刻。

46岁的张大姐在浙大一院做了3年的志愿者。

11月29日中午,她大多时间都是站在旁边告诉挂号的人怎么操作,很少直接帮他们挂。“因为这就是自助的啊,目的就是让大家自己学会嘛。但很多人看到我们站在旁边,就直接让我们给他们挂了。”张大姐说,有些老年人也愿意学的,但第二次来,又忘了。

62岁的李大伯是浙医二院的引导员,已经做了两年。

11月29日下午,我在医院观察了十来分钟,李大伯很少直接帮病患挂号,而是一边帮他们挂,一边讲解:“要挂普通号就点这里,要上午看就点这里。”

李大伯说,引导员的工作时间分上下午,一天6个小时,上午6点半到12点半,中午12点半到下午6点半。

“如果每个人都不去学,我们这样一整天站下来,说实话,身体是有点吃不消的。”他指了指对面一个坐在志愿者服务台上快70岁的董大妈说,她本来也参与引导的,但长时间站下来,身体吃不消了。

“你看。”李大伯指了指自助机顶上的灯箱,蓝底白字写着:自助缴费机。“我们的工作是引导员,是教大家学会用自助机的,但是我们现在差不多变成挂号员了。”

“这个不难学的,只要识字就能学会,上面都有提示的嘛。”

60多岁的赵大妈做省立同德医院的志愿者有5年的时间了。“这个不难学的啊,我刚来那会儿,医院里的人教了我一两次,我就会了。”

我问她,来医院挂号的老年人,不会用自助机的多吗?她连连点头,“多的多的。”

“很多老年人是不愿意动脑筋,不想去学,有些呢,是眼睛不好,看着屏幕难受。”赵大妈说,“我也遇到过特别爱动脑筋的老年人的,我看她操作得慢,想教教她。哎哟,她不要的,她就要自己弄。”

67岁的吴大伯在省立同德医院做志愿者3年了。

30日上午,我在二楼试操作流程时,他走过来主动问我,有没有挂好号子。

“只要把卡插进去,根据上面的提示来按(操作)就行。不会的老人都是不愿意去学的,愿意学的,我觉得都能学会。”

“我刚做志愿者的时候,也60多岁了啊。”

智慧医疗提升空间在哪里?

我们将采访各医院、部门

互联网和移动支付,让大家的生活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年轻人充分享受了它的便利,更多老人却觉得接受不了、加重了负担。

是哪里断层,让一样好东西产生了副作用?

自助机家家不同,是否可以统一,让更多人学得会、记得住?

一楼大厅,能不能不间断地滚动播放自助机使用方法?让老人时时可以学?

志愿者是否可以少当“挂号员”,更多地来当耐心的老师?

主管部门能不能多进社区、进基层,把自助机等各行各业“机器换人”的使用方法,不厌其烦地科普到基层,让更多老人、外地人学会使用?

接下来,我们将带着问题,采访医院、有关部门,寻求改进的办法,把智慧医疗做得更好。

老人为什么遭遇“新”看病难

我们请您来当观察员

都市快报推出的“市民观察团”,社会管理领域观察主题——网络时代老人“新”看病难,仍在继续。

把您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告诉我们,我们一起想办法寻求解决方式;同时我们也征集患者家庭,参与看病难体验,欢迎报名。

报名方式——

1.打电话到快报85100000新闻热线,告知报名信息。

2.点开都市快报官方微信,发送关键词“市民观察团”报名,按要求填写弹出的表格。

3.发送报名信息到电子邮箱:dskbsmgct@163.com。

报名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以及您想参与的领域和对当下热点的建议。

推荐阅读:

冷空气昨夜开始影响 明晨杭州气温仅4℃

2017杭州市区体育中考细则公布 学生最怕这项目

杭州两所老年大学合并 3年后扩招到万人

省儿保接诊无肛宝宝超120例 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这种蛆虫不仅可以吃 还能做成手术线和化妆品

星巴克杯子网上免费领还送上门?这是不是骗局?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文/摄  编辑:李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