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观玩的就是小清新! 老爸老妈博物大学里的“苔玉 ”课程时尚又鲜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11-18 06:20   

对于不少人来说,“苔玉”应该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实在赏玩绿色植物的人群中,“苔玉”也是这一两年里才出现的新鲜东西。

不过,在老爸老妈博物大学里,我们常常有机会接触到新鲜好玩的事物。奔着追求“生活美学”的目标而来,在业余、退休生活中发掘身边的小清新,也是这堂“苔玉”课想传递给诸位学员的理念。

它虽是盆栽的一种——一株文竹,或者几片绿叶,杵在一团看似毛茸茸、胖乎乎的泥团之上——却又不同于普通盆栽。淤泥、苔藓、绿色植物,三种取材于大自然的元素,通过人工的巧妙组合,形成了这方微景观。

在老爸老妈博物大学与中国湿地博物馆联合开设的这门课上,各位老爸老妈恍然大悟——原来盆栽也可以这么玩!

充满禅意的舶来物

“苔玉”最早被记载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也就是中国的明清时期,是日式盆景中的一类。

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彭耐老师,就是这堂苔玉课的主讲老师。在她正式开讲前,把手中的苔玉展示给大家的时候,不少学员发出了如此惊叹,“真雅”“很有禅意”、“太奇妙了”。

“苔玉简单来说就是不用花盆,直接由青苔取而代之,覆盖住植株根部的盆栽,”彭耐说,“它外形美观可爱,虽然小巧玲珑,我们却能够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深奥悠远。”

的确,这方不过掌心大小的苔玉,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造型全靠人工捏制而成,怎样的造型、何种意境,全凭制作者当时的心境。

这份自然的奥妙和悠远,就在于自然赐予的元素,浑然成一景,透露出清新、和谐及宁静。

小苔藓的大作用

被西溪湿地所包围的中国湿地博物馆,老爸老妈博物大学在这个教学点所开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围绕在自然环境的话题中进行。

要想充分理解苔玉的价值,就要从原材料之一,苔藓开始说起。

“苔藓是大自然中生命力极强的一类植物。”彭耐说。它分布范围极广,横跨地球的热带、温带和寒冷地区。苔藓植物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是典型的湿地植物。

对于自然界的食物链来说,苔藓可以成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食物。

而对于其他植物的成长,苔藓也很有意义。它因自身分泌的液体,有缓慢溶解岩石表面,加速岩石风化的作用,可以促成土壤的形成,从而为其他植物生长的开路先锋。

你知道吗?在中国,有3340余种苔藓广布全国各地。由于取材便捷,色彩光鲜,因此苔藓也一直是传统盆景的配饰之一。

而在苔玉课堂上,苔藓,这个微不足道的细小植物,成为盆景的重要组成。

苔玉怎么玩?老师手把手教导

通过图片+课堂介绍,彭耐老师的讲解已经吊足了学员们的胃口。而她也手把手向大家传授了制作苔玉的方法:

首先,大家要选取几株铜钱草、文竹,或者其他微小花卉类植物。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植物的根部进行去土清理,清理工作以见到根系为佳。

第二步,就是捏制泥球。泥土的选择,以淤泥一类为宜。加入适当的水分以后,如和面粉般将泥土捏成橙子大小的泥球。

接下来,大家需要小心翼翼地在泥球上方挖一个小洞。这个小洞要可以容下植物的根系。植物被埋入之后,再进行泥土回填工作。

再然后,就是最关键的步骤了。学员要将采集到的苔藓,按照需求大小切割成片状,然后将苔藓一片一片地贴到泥球上。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边给泥球“拗造型”,一边为泥球贴苔藓。

采摘来的苔藓也须经过去土作业。苔藓自带的土不能太厚,否则盆景显得臃肿。但如果去土时太激烈,苔藓又可能被撕碎。这也是需要大家静下心,全神贯注而为之的。

最后,彭耐老师拿出了一卷卷钓鱼线。钓鱼线被纵横缠绕在包裹着苔藓的泥球外围。“这是固定苔藓的方法,否则苔藓很容易脱落。”

前来学习的老爸老妈们,大多平日里喜好盆景,喜欢欣赏盆景,但鲜有亲手制作盆景的。但经过两堂课程的教学,大家基本掌握了取材和制作的方法。

制作成功的苔玉,既可放在底座上欣赏,又可以悬吊在半空中展示。冬季远离冰冻区域,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喷水或浸水就能养活这件小品,无论存放或养植,都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件充满禅意、只需用心就能自制的作品,能为我们的生活添色不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蔡怀光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