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全国最大空中花园的秘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9-08 07:46   

G20峰会期间,杭州这座城市美丽的绿化给许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其中,位于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上方的空中花园,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抹绿色。顾名思义,空中花园,它是建在国际博览中心的屋顶上的。各种树木、灌木、草坪,以美丽的几何方式组合在一起,再配上那优雅的波浪形顶棚建筑,完美地交错成一曲悠扬的绿色圆舞曲。

毛细血管般的灌溉管道

让植物直接“喝”到水

空中花园拥有1万多株各类苗木树木,借鉴了西湖景观的造景手法,将花港观鱼、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西湖景观以崭新的表现手法融合在6.2万平方米的屋顶花园之中,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中国特色最浓、生态环境最优的屋顶花园。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要问:这么大的一个花园,光是每天的浇灌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得花多少人力和时间?但事实上,在花园里找不到浇灌用的喷头、取水用的水龙头这些常规的浇灌工具。为什么?秘密都藏在花园的土层里呢!

原来,国际博览中心上的空中花园采用的是仿生灌溉技术,听起来很高科技吧?负责这个仿生灌溉项目的杭州魏茵海灌溉科技公司商务总监赵梓妤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简单地说,仿生就是模仿人的毛细血管——把布有不规则小孔的管道铺设在土层里,通过这些管道把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系。而不是像传统的浇灌方式那样,把水浇在泥土上,再慢慢地渗透下去。这就是一种智慧绿化。”据了解,这套技术来自德国WFS公司,在国外,这种仿生灌溉技术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球场、花园、大棚等。但在国内,像国际博览中心空中花园这样面积大且复杂的仿生灌溉系统,几乎还没有过。

温度湿度实时监测

中控装置却十分简单

从去年9月项目开始筹备,到今年7月工程结束,将近一年时间,施工人员就在屋顶上和泥土打交道。赵梓妤一边给记者看记录施工的照片,一边说:“因为工期紧,而且要求高,大家都一直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多时候,几百号人在一起连夜加班加点地工作,场面也是很壮观。”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施工人员从穿着羽绒服一直干到穿短袖。

别以为在土里铺个管道很简单,这可是要根据植物的根系情况来安排的。“比如,灌木、草坪的根系比较浅,管道铺设只要直线排布即可。但高大树木的根系一般都会密布在一个比较大的土球里,管道至少需要绕着土球2~3圈,否则树木的根系将不能充分吸收水分。”此外,空中花园里还有不少人造的土坡,这些都对管道的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据介绍,铺设在整个空中花园土层中的灌溉用管道加起来的总长度达160公里左右,这几乎是从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了。土层中的管道铺设好之后,整套仿生灌溉系统算是完成了一半。“我们还需要在花园中安装小型气象站、土壤测量仪、温湿度测量仪等一系列仪器,用它们来检测土壤和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天气情况。”赵梓妤介绍,“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将整个花园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内土壤和空气的含水情况,来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听起来,这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但前期的管道铺设和仪器安装完工之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一只比笔记本电脑厚一点的“ET智能灌溉控制器”和一台安装有专用软件的电脑,就能控制整个系统了。就这么简单!

比传统方法至少节水30%

连肥料都能少用好多

而这种“简单”带来的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节省了人力。据介绍,相比传统的灌溉技术,仿生灌溉可节省人工80%~95%。

除了节省人力,水、电、肥料的用量也大大降低。先说节水,普通灌溉方法将水洒在土壤上,大约只有30%的水最终被植物吸收,大部分水都蒸发了,而且容易造成泥土的板结、硬化。而仿生灌溉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的根系,灌溉水利用率可达95%以上,比沟灌节水80%,比喷灌节水60%,比滴灌节水30%。

说到节电,因为仿生灌溉系统是低液压施工系统,其需要的压力仅为普通机械灌溉方式的1/3左右,因此能耗也大大降低。

至于节省肥料,传统灌溉方式会使土壤表层积水,给病虫害提供了条件。把水直接送到植物根系,就破坏了病虫害的生存空间,也就减少了肥料和农药量。

原来G20峰会主会场顶上的空中花园里还藏有这样一个秘密,这种从植物的需求出发,润物细无声的灌溉方式,不正是杭州这座城市的智慧匠心所在吗?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焱/文  编辑:李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