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13.9万字的《杭州市水利志》编纂完成;2015年4月,94.4万字的《杭州市林业志》编纂完成。两部志书均由中华书局出版,填补了杭州市数千年水利、林业发展史无专业志书的历史空白。
这两部志书的主编名叫杨企平。2007年11月,他刚从水管防汛处卸任,就承担起了传承杭州水文化、森林文化的重担。七八年下来,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修志专家。《杭州市水利志》和《杭州市林业志》的总纂稿,以及两部志稿终审会后的修改、审定、付印、校对、出版等一系列工作,杨企平都亲力亲为,揽于一身。两部志书出版前夕,他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硬是把两部志书共200余万字的校对稿认真地校对了4遍,使它们的差错率都远远低于万分之一的出版标准。
志书是资料性文献,其价值体现在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历史上,杭州市域和行政体制多变,记载森林资源变化的史料奇缺。杨企平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不遗余力地搜罗史料,光是从图书馆摘抄复印的资料厚度就超过了一米。他还从全市老林业工作者手中征集了大量史料,有的已经是“孤本”了。比如,1962年5月18日杭州市林水局报送市委的《临安县昌北区粮、林生产调查报告》打印件,记载了当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史实。如今,这份材料在档案馆也难觅其踪。
修志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奉献精神。杨企平习惯于每个工作日上午连续写作4小时以上,以确保思路的连贯。2011年8月,妻子因病住院动全麻手术,他在病房陪侍一整夜,等次日早晨儿媳接班后,就直接到单位,两只包子就一杯浓茶当早餐,随即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他说,这些年来,真正的退休生活一天都没有享受过。
如今,受省水利厅邀请,杨企平又投入到《浙江通志·海塘卷》的编纂工作中。与修志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的他,还将继续做一个乐在其中的“方志人”。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