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一块小小的路牌 信息表达也要直抵人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2-03 07:17   

关于“国际化”的课题,政协委员张春霞在提案下笔前,做了很多功课。

“对几十位来自各国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做了个小调查,有点遗憾的是,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从来没有超过上海,甚至对很多商人来说还不及义乌,直到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才有了突破。”

阻碍杭州国际化软实力建设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国际大都市的过街通道普遍可以换乘

杭州的过街通道却与交通枢纽各自为政

症结不少,张春霞举了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比如,国际大都市的过街通道普遍和地铁、公交转乘相连,但杭州的设计就缺乏这样的视野,延安路武林广场、解放路、西湖大道等的过街通道,与其他重要的交通枢纽各自为政,互不关联,带给行人的不是便捷,而是困惑和麻烦。

“这是没有深入地去体会、理解人文关怀的‘人’。”

比如,杭州城市新文化,一部分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来,一部分是城市发展中新生的,比如片儿川与咖啡一样受宠,武林路女装街与吴山路夜市平分秋色,城市民宿与五星级酒店并存共荣,广场舞与酒吧相映成趣……但在对外推广中,这些城市新文化却被忽视了,重点展示的仍然是老旧的杭州记忆。

“这是城市的新文化没有被深度挖掘,而这些往往是现代人最愿意也是最容易接受和分享的。”

比如,西湖边的信息查询机,本意是增加信息咨询点,但实际使用中,由于信息滞后、查询不便,导致使用率很低。

“这是文化信息传播不对称,政府能给的和大家想要的不一样。”

哪怕是一块小小的路牌

信息表达也要直抵人心

我们都在说国际化,其实首先是观念的国际化。

“要用普世的全球化视野,把‘人’放大,这个‘人’是地球人,不仅仅是杭州人。”张春霞说,任何一个基础设施,哪怕是一块小小的路牌,都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文化背景、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的个体体验,其信息表达要直达人心,要让受众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这也是国际化的通行规则。

还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努力的?

“拓展市民国际化视野,这个人人可以。”

巩固现有的良好文明秩序,斑马线前车让人、公共场所禁烟等,更要互相尊重、理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互相防范、剑拔弩张——这是提升心灵上的软实力,也是提升国际亲和力,提升自我形象。

“老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掌握杭州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要素,提升文化自信,我们也可以试试。”

用浅显的、通俗的方式传播文化是最好的渠道。

比如一部电影《非诚勿扰》,使杭州的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了一个台阶。另外,杭州也可以充分运用友好城市的优势,增加民间的交流项目。建议创办友好城市的文化周活动,实现文化的双向流通。“比如杭州有很多有名的塔,世界也有很多名塔,可以在一起对比展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