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乌糯米饭 半山观桃 做泥猫画灶画 杭州半山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12-28 07:06   

    杭州半山地区依山傍水,蜿蜒美丽的上塘河自东向南流去,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里曾经聚集了杭城北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产生了灿烂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底蕴深厚。

    如今,年复一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既为半山人提供丰富文化盛宴,也挖掘了群众文艺、体育人才,展示当地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更是传承了积淀在半山人基因中的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那么,这些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又是什么呢?

吃乌糯米饭 半山观桃 做泥猫画灶画 杭州半山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初春——

    始于南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

    “半山观桃”如今重出江湖

    “皋亭山下旧桃源,刘阮忘归我也然。循辇有香春草细,翩翩清兴若登仙。”出自宋高宗 《桃花吟》的这首诗,描绘了昔日半山脚下桃花盛开景象,今天半山街道桃源新区由此得名。

    半山栽种桃树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考古发掘中,曾经在此发现了桃核的种子,证明居住在半山的杭州先民很早就开始种植桃树。

    从文献记载来看,半山观桃始于南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就消失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半山一带成为了杭州发展重工业的主要生产区,随着杭州钢铁厂、杭州玻璃厂的兴建,桃树等遭到人为改造,数量越来越少。

    过去,杭州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轮渡,每年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人们都会聚集在断河头(今新宫桥东面的埠头),坐船从东河出水城门(今杭州电视台东侧)行上塘河。有的人在艮山门下船上岸,一路走到皋亭山,据说当时沿路两侧都开满了桃花。

    如今,后人在半山娘娘庙附近种植下了500棵桃树。3年过去了,这些桃树长势很好。现在,每年清明前后,人们到半山的桃花坞,登上石阶古道,虽然看不到过去“千树万树桃花开”的胜景,但山上仍有成片的野生桃树,花期有20天,难得一见。

    半山地区环境整治推进后,工业企业陆续搬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杭州拱墅区政府、半山街道也非常重视恢复半山观桃这一民俗,计划分批栽种桃树。观桃胜地——皋亭山有望重现旧时胜景,成为杭州最佳观桃地之一。半山观桃已被列入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暮春——

    200多年前的盛会

    “皋亭修禊”重现半山

    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时任浙江巡抚的阮元,恋上了漫山遍野开满桃花的半山。

    此后经年,每逢清明时节,他便邀请好友雅集于此,赏花作诗,先后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辑成《皋亭唱和集》。

    不过,那时的阮元肯定不会想到,200多年后的今年,“皋亭修禊”盛事会再次重现半山。2014年5月4日上午,为纪念阮元诞辰250周年,以“追古抚今、推陈出新”为主题,融汇诗、书、琴、曲,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首次恢复举办“皋亭修禊”,重现200多年前的盛事,进一步挖掘皋亭文化、提升半山旅游形象。

    今年,杭州半山森林公园“皋亭修禊”雅集活动再次举行,以“山水皋亭·人文拱墅”为主题,融合诗、书、琴、乐、茶5大元素,请来一大批高手朗诵诗歌、奏乐放歌。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通讯员 陈婷 记者 魏皓奋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半山地区依山傍水,蜿蜒美丽的上塘河自东向南流去,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里曾经聚集了杭城北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产生了灿烂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