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独木舟首次复原试制完成 “中华第一舟”首次下海试航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7-21 08:42   

单边架式、立有舟首帆的跨湖桥独木舟复制品下海试航。刘汉添 摄

    在杭州湘湖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跨湖桥独木舟。它在2002年发掘出土,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有“中华第一舟”美誉。

    最近,与“中华第一舟”的另一个消息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经过复原试制,独木舟复制品成功试航。

    昨天,钱报记者采访到了中国远古航海研究者、逆旅海洋文化记录研究工作室发起人周海斌,他也是这次复原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他说,这次复原试制了两种舟体,分别是单体式和单边架式。两条舟的下海实验都很成功。“从实验考古学的角度验证了中国航海文明史至少可上溯至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周海斌说。

    复原花了1年半

    整船没有使用一块金属

    说起这起复原试制,周海斌感叹真不容易。“2013年开始调研,2014年9月开始正式复制,其中寻找原始的工艺材料花费了很长时间。”

    独木舟被发掘出来时残缺不全,可以说只有一个轮廓。为了尽可能还原舟体的真实面貌,周海斌和同事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史料。复原也是尽可能按照古老的造船工艺。“没有使用任何金属及塑料部件,全部使用木、竹、芦苇、蒲草、山藤等天然材料。”

    整个复原调研、试制过程历时超过了1年半的时间。复原试制,一共有两种舟体形制,分别是“单体式”和“单边架式”两种舟体。

    单体式独木舟即一艘独木舟不添加其他结构部件,但是,使用单体式独木舟航海,抗风浪能力差,较易侧翻倾覆。而单边架式独木舟,是在独木舟的一侧,增加了一根同向浮材,并通过横杆与独木舟连接,具有很好的抗风浪、抗横摇侧翻的能力,可用于长距离航海。

    中国航海文明史

    获得实验考古学验证

    昨天,钱报记者从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了解到,“跨湖桥独木舟”的首次复原试制及下海试航,是基于正在进行的“中国远古舟船文化学术研究”而开展的。

    7月11日,复原成功的独木舟在福建东山海域下海试航。

    一开始,并不顺利,光是船身的拼接就花费了好几个小时。“在此次试航前几天的测试过程中,由于海上风浪较大,单体式独木舟还发生过一次侧翻。”

    跨湖桥独木舟出土后,有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它很可能是一艘具有边架结构的复合型独木舟。因此,此次复原的单边架式独木舟即是基于上述专家观点并结合相关研究而试制的。据悉,下海试航过程中,单边架式跨湖桥独木舟稳定性非常好,行驶平稳,在风浪中横摇幅度很小,不用担心侧翻倾覆。

    “这次复原试航,可以说从实验考古学的角度,验证了中国航海文明史至少可上溯至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跨湖桥独木舟出土后,有多位专家学者认为,跨湖桥独木舟很可能是一艘具有边架结构的复合型独木舟,而具有边架结构的复合型独木舟是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岛人”独特的航海工具。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复原试制开启了“边架式复合型独木舟起源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及探讨。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李阳阳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在杭州湘湖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跨湖桥独木舟。它在2002年发掘出土,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有“中华第一舟”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