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要说容易,那就是举手之劳,只要每个人在丢垃圾的时候按规定分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说难,如果一个垃圾桶中,有一包扔错的垃圾,那其他人的分类工作就相当于白做了。
去过台湾的人都对“垃圾不落地”有深刻体会。扔垃圾必须得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否则就没法扔。杭州也曾学习过这个经验,事实却是——把垃圾桶收走好办,没了垃圾桶,那就直接扔在地上。
采访中,一位社区负责人的话“一针见血”,垃圾分类经验不太存在“可复制可照搬”,就在他的那个街道,同样的模式,这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另一个小区就完全不行。
有人提出垃圾袋“实名制”。居民抗议,我们的隐私呢?那行,不出现名字,就写上编号。编号只有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这一来又要靠居民自发自觉,反正写的是编号,也没人知道我分不分类。小区再派出“志愿者”守在垃圾桶旁监督,有的听了面红耳赤,有的则扬手而去。
显然低估了垃圾分类的困难。在垃圾分类尚未上升到居民自觉行为的情况下,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让大家乐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例如,环保部门对垃圾分类处理达到验收标准的小区,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回收小区的垃圾,否则就提高回收的价格。
纵观城市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必有一种氛围。要营造这种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可达。在每一次入户指导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在每一次劝导“垃圾分类不麻烦,养成习惯就好”的谈话中,在每一次社区举行垃圾分类大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场面中。越是小事,越重细节,垃圾分类就是由每一个细节贯穿而成。
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城市的习惯养成绝非一蹴而就。有人拿民众素质说事,但你看,国内现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的人总是少了,公共场所内大声打电话的也少了,社会总在进步,要对你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