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医养护中心推出17项上门服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4-09 11:16   

医护人员上门为老年患者服务。

    本报杭州4月8日讯   家住杭州凯旋路的章师傅年近六旬,因小脑萎缩致行动不便,去年底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腰椎、尾骶骨等多处骨折骨裂,随即做了膀胱造瘘手术,需要定期更换造瘘管。每次换管对章师傅一家来说都是考验:老人行动不便得靠救护车送医院,家门口有条1000米长的小巷无法通车,老伴一个人背不动,若等儿女下班赶来帮忙,医院又关门了。

    不久前,章师傅打电话向江干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管理中心咨询,管理中心很快便安排江干区人民医院海潮院区外科主任顾晓东和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邵金峰一起登门服务,定期为老人更换膀胱造瘘管,并给出后期居家护理建议。

    “打个电话医生就来家里,不用自己跑医院,真的太方便了。”首次享受江干区新推出的医养护居家一体化服务,章师傅不无感叹。

    据了解,目前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机构,大多只能提供打针、换药、物理降温等10多项基础医护项目上门服务,但老年人的卫生医疗服务需求相对繁杂和专业,诸如换插管、深度褥疮换药、中风康复治疗等项目,受医院人力、专业技能等因素影响,一直没法实现上门服务。

    近年来,江干区一直把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来抓。去年,该区卫生计生局还针对全区60岁以上老人做了一项关于老人生活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发放的4800份问卷回收统计显示,70.6%的老人在身体不健康状态下,更希望在自己家中养老。而对许多失能、半失能以及身患重病的老人来说,居家养病并非易事。

    “成立‘医养护中心’就是为解决这个难题。”江干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海燕介绍,今年3月开始,全区在凯旋、四季青两个街道首先试点,把17个需求较多的专业医护项目列入医院上门服务范畴,为老人居家医疗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为了上门服务能顺利进行,全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护士、康复师等300多名骨干人员进行了一次大培训:有来自台湾地区耕莘医院的专家讲述老年病护理知识及技巧,有现场动手演练的专业护理实践培训。

    更多老年人开始享受医护上门服务带来的便利。家住凯旋街道凯林巷85岁高龄的周大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卧床养病20多年,行动不便,以前每月叫120救护车送到附近医院更换尿管,每次来回花费500元左右,申请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后,医护人员每月上门服务,定期更换导尿管,进行日常健康检查和血压血糖监测,每次花费不到100元。

    今年5月,新一轮的医护人员培训即将在江干区开始。全区所有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将接受一次“医养护”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为今年9月江干区全区推开试点做好准备。另据了解,作为杭州市医养护工作的试点单位,江干区目前也在积极扶持“医养护”一体的养老机构。

    ■ 链接

    2015年江干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与一流医院合作,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改革和“四诊四定”分级诊疗服务。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家。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及公共卫生中心。

    ■ 贴士

    1.哪些人员能获得上门服务?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江干区户籍;自愿签订《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有效签约服务协议》;有医疗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或其他居民;经江干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管理中心评估认定有服务需求者。

    2.可享受哪些专业医护上门服务?

    A.居家护理

    依据申请者医疗需求,由专业护士到家中提供尿管、胃管更换及护理服务,气切管的护理,深度压疮换药等,并提供病人护理指导服务。

    B.居家康复

    根据申请者失能程度,由专业康复师上门提供康复服务,指导被照顾者、家属及主要照顾者康复技巧,或到社区定点接受服务。轻度失能(方便出门者)到社区定点康复服务为主,中重度失能(不方便出门者)以居家康复为主。

    C.居家营养

    针对有营养问题的失能者,营养师直接至家中进行营养评估、营养咨询、饮食指导,制定营养与饮食计划,改善其营养状况。

    D.居家药事

    针对用药问题,药师上门提供用药状况评估、监督药物治疗合理性并提供正确用药指导及相关咨询。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毛珺 区委报道组 沈健 通讯员 周乐乐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