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禁车,为何长驱直入没人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0-25 13:07   

问政现场,不少代表举起了“不满意”的牌子。

昨天傍晚6点左右,正值晚高峰。体育场路建国路口,车子堵成了一团,司机们的眉心也打起了结。打开本报微信Let's go的实时路况查询,一眼望去,周边的几条道路,都是一片刺眼的红色。

这不过是杭城每天早晚高峰的一个缩影。城市拥堵,已成了这座城市难以抹去的伤疤。昨天,2014杭州公述民评第三场问政的主题就是“提高道路交通能力”,参与问政的嘉宾是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的相关负责人。

一个半小时的问政,弥漫着火药味,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闯禁车为什么这么多?画公交专用道是不是拍拍脑袋的?违停为何治不好?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长乐华当场表示,为了治堵,他愿带头绿色出行。

一段视频:闯禁车,为何长驱直入没人管

点评嘉宾:长效机制不能只是嘴上喊一喊

问政刚开始,节目现场播放了一段采访视频。画面显示的是,外地车在早高峰长驱直入,过了3个路口都没被拦,而高架上同样有闯禁车辆。视频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杭州限牌了,如果外地车早晚高峰都闯进来,那杭州限牌又有何意义?

视频中,还播放了对司机梅先生的采访。他说,因为上的是外地牌,他就到网上找攻略如何避开交警和探头而不被罚,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还真没被罚过。主持人由此抛出了问题:他这一路没被抓过,你们的管理有真空地带吗?

杭州交警治堵办主任阎浩表示,因执法人手及执法点没那么多,监管上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我们除了现场处罚还有非现场处罚,从5月份以来,我们对非浙A的号牌的查处已达到20.6万次,其中非现场将近是一半。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是本场的点评嘉宾。他说,回顾以往的交通拥堵整治的所有的措施,几乎出现了这样的常态,在刚开始的时候执行非常严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慢慢衰减,比如说“300米严管线”。我们每天都在讲长效机制,可长效机制是不是只是嘴巴上喊一喊呢?

民评代表:公交专用道设置的科学性在哪里

点评嘉宾:设置上有问题,相关部门需检讨

关于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是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昨天,现场也毫不意外地有人抛出了疑问——多人参与问答,占了整个问政环节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问题。

接连有民评代表抛出问题:公交专用道为什么频频有其他社会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为何政策多变?公交专用道为什么设了以后,公交分担率并没有上去?

杭州交警秩序处处长孔万锋解释说,调整主要是考虑到对道路空间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首先保证公交优先,同时又尽可能把社会车辆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但从9月1日起,我们对市区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进行了细化明确。

吴伟强表示,包括交警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要检讨一个问题,公交专用道建设到底是为建设,还是为了效率?到底是为了完成指标还是为了提升公交车的分担率?到底是为了人民满意,还是完成自己任务?

民评代表:领导能否带头绿色出行

交警局局长当场表态:愿意

进入民评代表提问环节,最先抢到话筒的是老面孔“叶峰”,他掀起了本场第一波高潮。

叶峰:乐局长,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乐华:我们是统一安排公车到达的。

叶峰:花了多少时间?

乐华:花了28分钟时间。

叶峰:28分钟?看来还不够堵,可是还有更便捷的方法,从杭州交警局出来,步行不到300米有地铁的西湖文化广场站,每个人的票价是3块钱,正常运行时间21分钟。为什么非要用公车而不坐地铁呢?今天有市民代表委托我向被问政的领导提出一个建议。作为杭州市民,我们非常拥护市政府作出的“绿色出行”的决策,但是我们希望领导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因此我们建议,杭州市的领导和市级机关,特别是分管治堵的主要领导,向市民承诺,每个星期至少有一天绿色出行。

乐华:“绿色出行”我们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部门非常重视。我本人也愿意作为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请每人自问一声:我给城市添堵了吗

从整个“治堵”问政的现场看,交警对很多问题的回答其实是不怎么让人满意的,现场的民评代表也是频频举起了“不满意”牌。其中自然是有交警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时候交警根本无从回答,或者压根回答不到点子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治堵毕竟不是交警一个部门的事。公交专用道相信也不是交警一个部门说了算的。一个城市的拥堵,跟它的规划、建设、管理等等方面都有关系。

所以,昨天参与的虽然只有交警一个部门,但在看完电视直播后,其他治堵相关部门的领导们不知道有没有受到一点触动?

治堵跟每一位交通参与者也同样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你有没有闯红灯?你有没有随意变道加塞?这些不文明行为,同样也在给城市交通添堵。

文明出行,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吴崇远 徐建国 文/摄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