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人文化宫,看一场有爱的展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12 07:15   

上羊市街聋哑老人沈元炎的作品《天鹅》。记者 魏志阳 摄

    用海报折成的天鹅花篮,精美的景泰蓝工艺画……

    每件手工作品背后都有一个自强的故事

    本报讯 漂亮的串珠造型福娃,精美的景泰蓝工艺画,精雕细琢的泥塑……昨天,在杭州工人文化宫,一场名为“凝聚的爱”的特殊展览悄悄启幕。

    展览的主人是一群生活在杭州这座城市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家境贫困,从2005年开始,他们加入了杭州阳光工艺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美丽作品,透过它们诉说着自己的奋斗、拼搏与温暖。

    在众多的展品中,一个展台前围了里外三层人,许多围观的人竖起大拇指,啧啧的称赞声不绝于耳。一只振翅欲飞天鹅造型的花篮,天鹅的胸前还有一个红色的福字;10件造型各异的茶壶;还有色彩艳丽的花瓶;值得称道的是,所有这些摆件都是用一张张废旧的海报纸折成的,造型立体而生动。而创作它们的,则是一位已80岁高龄的老人,来自上羊市街残疾人民间艺术制作中心的沈元炎。自从3岁的一场大病之后,沈元炎就活在了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怎么个折法才能塑造出这些栩栩如生的造型。老人拿出一张长方形小纸片,对折再对折,没几下,纸片就折成了一个大约三角形状的纸锥,再一个个套起来,然后就有了型。所有的作品都是由这样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纸锥穿插拼堆而成。

    老人比划着告诉我们,折纸是因为思念亡妻。

    沈元炎的妻子是他吴山聋哑学校的同学,又是服装厂的同事,两个人在一起几十年,虽然过的是无声的生活,却有很多共同语言。2000年,妻子因为癌症去世。他在整理遗物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白纸折成的天鹅小花篮——这是妻子病重的时候,朋友送的,妻子很喜欢。

    思念亡妻的时候,他就开始折这个天鹅小花篮。慢慢的,沈元炎会折的小物件越来越多,直到现在,他看到一样物件就能用纸折成一模一样的造型。如今在上羊市街社区残疾人民间艺术制作中心,沈元炎带出了好多徒弟,在折纸中找到了快乐。

    在昨天的展览上,像沈元炎这样的“巧手工匠”还有好多好多。比如32岁的杨迪画得一手好画,虽然没办法开口说话,但她在瓷器上画下的娇艳花朵却早已胜过了千言万语。还有27岁的姑娘蒋增,智力残疾的她却能独立完成景泰蓝工艺画的所有步骤,仅仅是今年一年,蒋增亲手制作的景泰蓝工艺画就卖出了十余件。原本内向的她变得开朗。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故事。杭州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何剑兴说,从2005年成立杭州阳光工艺大舞台之后,陆续成立了26个社区工作室。工作室的作品,从最早的景泰蓝工艺画制作到现在包含布贴画、双面绣、扇面制作、糖艺等16项才艺。帮助上千位居民找到了快乐,通过工艺作品的出售也补贴了收入来源。

    在杭州工人文化宫的这场展览将持续到13日,喜欢手工艺品的,不妨去看看吧,很多精美的小物件值得去淘宝哦。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丽 通讯员 余茜 翁黄景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