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夫人巴一熔昨作别杭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12 06:19   

葛岭黄源旧居,黄源与夫人巴一熔曾住这里。 记者 陈中秋 摄

昨天上午9点,杭州殡仪馆大厅,举行了著名编译家黄源的夫人巴一熔的告别会。背景音乐是《新四军军歌》,这是巴一熔生前最喜欢听的歌。

巴一熔,原浙江省科委(今省科技厅)计财处处长,2013年12月7日晚因病辞世,享年95岁。

编过《战斗报》

当过战地记者

巴一熔1918年8月生于江苏镇江,那是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巴一熔父母早亡,弟妹三人跟叔父一家生活。1938年5月,巴一熔参加新四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新四军军部首期速记班战士,军部印刷厂校对、指导员。在浙东组织党训培训班时,刘少奇妻子谢飞任班主任,她任指导员,1940年黄桥战役时,她又与陈毅妻子张茜合编《战斗报》,后任《新浙东报》战地记者和一版主编。1955年来杭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处长,省科委办公室主任、科研、计财处处长等职,直到退休。

我问为什么我不能买?

她说因为我是她儿子

昨天来参加巴老追悼会的有100多人,有些是原来的老同事,更多是朋友,有的和她只见过一两次。

84岁的茹顺祥自称是巴一熔的晚辈,1972年刚分到省科委科技处时,巴一熔是科研处处长。“她工作上要求很严格,私下对同事很好,同事出差,接孩子放学、照顾老人、烧饭,她都会帮忙。”

那时,巴一熔掌管科研经费3000万元。而当时杭州大学生毕业月工资只有52元,工人月工资只有36元。她对这笔钱的使用非常慎重,对每个项目都要深入调研,确保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

四儿子黄明明说,小时候家里来往客人很多,不少是来商量工作的农民和技术员,母亲经常倒贴钱,请客人吃饭。与巴一熔共事多年的老同事顾松年说,她经手的科研经费,从未出过差错。

有一件事,四儿子黄明明至今记得清清楚楚。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物资供应紧张,即便是做家具用的木材,也非常稀缺。巴一熔当时担任省科委科研处处长,负责管理进口物品,许多进口物品包装材料都是木头,正是做家具的好材料。1973年黄明明结婚,他向母亲巴一熔提出按市场价购买木头,给新家添置几样必要的家具。“母亲一口就回绝了,我说人家都能买,为什么我不能买?她说,因为我是她儿子,她要先帮别人解决困难。”

两见黄源定终身

巴一熔的丈夫黄源,是现代著名编译家,浙江海盐人。译著有《屠格涅夫代表作》、《高尔基代表作》等,专著有《忆念鲁迅论述》、《在鲁迅身边》、《鲁迅书简追忆》,主持改编昆剧《十五贯》,号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巴一熔第一次见黄源,是1938年秋天,她被调到军部速记班学习。当时军部召开一个欢迎会,欢迎敌后方过来的文化人,有经济学家骆耕漠、《新华日报》记者石西民、《新蜀报》记者汪瑛,黄源也在其中。

“我一看,黄源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瘦瘦长长,文质彬彬,约莫30岁,原来这就是在上海编大型进步刊物《文学》、主编《译文》的那个作家,我在中学时就读过他的文章。”巴一熔在回忆录中写道。

时年20岁的巴一熔,当时可谓芳心暗许。之后,开始打听黄源的消息。听说不少人受黄源鼓励,写的文章都发表了,“我心中痒痒的,也想动手写一点。”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