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为啥要问我家卫生间是不是独立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11-02 08:43   

本报记者昨随普查员入户亲历人口普查第一天

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启动。图为杭州人口普查员王敏正在给环卫工人登记。本报记者 胡元勇 摄

昨天一大早,杭州市萧山区银河社区人口普查员来到黄水芬家填写人口登记表。张祥荣 摄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昨天正式拉开序幕。

也就是说,从昨天开始到11月10日,大家或早或晚,在家都会遇到普查员上门登记。

希望在他们敲开门后,大家能给一个微笑。

在正式普查的第一天,普查员们早出晚归,都遇到了哪些情况?大家在和普查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疑问?

昨天,记者跟随两位普查员入户登记,亲历了全国第六次人普的第一天。

一天出击3趟针对不同人群

“我有两片辖区共200多户人家, 10天里要全部普查登记完。这么算下来,每天至少要登记20多户。”馒头山社区普查员陈泓,早就算好了这笔“账”。

这也是陈鸿的第一个任务。今年7月,陈鸿从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就进了社区工作。

“一上班,就遇上人口普查。这项工作虽然繁琐,但也很锻炼人。”小陈说,她已在前期的摸底中,给自己列好了一张工作时间表,一天里在某些时间段,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类人群进行普查,以期提高效率。

要赶早上门普查的是外来人员,因为他们通常上午准备,下午、晚上出摊。

昨天一大早,陈泓赶在7点整敲开了宋城路161号×××室的门。

“你好,我是昨天晚上打电话和你预约过时间的普查员小陈,没打扰到你们吧?”

“没没没,快请进,挺准时的呀。”这是一对30多岁的小夫妻,很热情地迎陈泓进门。

进门后,陈泓先和他们拉了会家常,聊了两句天气,又问吃过早饭了没,最后把话题引到了人口普查上。“咱们这次人口普查,就是登记一下基本情况。国家就像一个大家族,当家长的想知道一下,现在家里到底有多少人、基本情况怎么样。”

“对对对,是需要的。”小夫妻很配合,也不像刚开门时那么拘谨了。

这也是陈泓昨天想了一夜后,得出的一个秘诀,“欲速则不达,时间虽然紧,但是拉家常看着好像耽误了几分钟时间,但跟普查对象能拉近距离,更方便交流。”

10分钟后,占国民夫妇填完短表后就忙开了,陈泓赶紧继续去附近几户人家普查。

到昨天上午9点15分,她已经完成了7户人家的普查工作。由于都是外来人员,只需要登记短表,平均每家耗时10多分钟。

9点半,陈泓回到社区办公室,抓紧核对之前登记的信息。

11点40分,她三口两口扒完盒饭,吃完饭打了几个电话,预约下午2点入室登记。

这个时间段,是陈泓自定的本地居民普查时间。因为很多老人都有午饭后睡个小觉的习惯。2点以后上门,不会打扰他们的休息。

下午2点,陈泓敲开了凤凰新村5幢102孙玲玲大妈家的门。“大妈,我小陈啊,午睡得还好吧?”

孙大妈家要填长表,陈泓问得非常仔细,“大妈,你家卫生间是独立的吗?有没有热水器?女儿毕业后做过几份工作?近3个月工作情况怎么样?你和老伴身体情况怎么样?……”

“怎么问得这么详细?前些年好像都没这么复杂的。”

“呵呵,长表内容多,其他部门搭个顺风车也问问。”

……

下午4点,陈泓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差不多了,下午在家的基本是老人,这会儿他们要出去买菜了。”

陈泓再次回到社区办公室。这一下午,聊得可不少,口干舌燥的。她一坐下,就灌下了一大杯水。

休息了一会儿,眼看指针即将指向5点半,陈泓又出去了,因为“这时候上班族都回来了。”

晚上7点30分,陈泓收工。“天冷了,老人们都要早早休息,而小摊贩也要出门摆摊,家里是没有人的。”

“今天差不多登记了20多户,其中有很多份短表,都要再核实过。唉,时间很紧啊,万一有点特殊情况怎么办?看来接下来至少每天要跑40户。”陈泓给自己明天的工作量下了个新指标。

接受长表调查要有充分的耐心

昨天一天,王敏的主要工作倒不是入户普查,而是在抄写短表。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启动前,王敏所在的始板桥社区已经对全社区6000多住户,挨家挨户进行上门登记。

“不敢说有100%,但至少掌握了90%的情况。”王敏说。所以,昨天她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把之前登记过的资料,一一抄到短表上。“这些都是我们上门过的,短表登记完后,我们还会再次挨家挨户上门,请他们核实一下短表上的资料,签个字就行了。”

不过,有一项工作是新的,那就是对抽到长表的住户进行普查。

昨天下午3点,始板桥社区指导员王敏,风风火火地出现在望江环卫所门口。她早就跟环卫工陈宗喜一家约好了,今天他们家要填一份长表。

“老家哪里?来杭州多少年了?单位名称和性质?……”长表要回答一连串问题,一旁陈宗喜的侄儿看得非常激动,主动报上自己的大名“陈杰,7岁,高银巷小学一年级。”

等填完一份长表,王敏一看,已经差不多花掉了半个小时。她自己都觉得有些繁琐了,好在陈宗喜一家乐呵呵的,耐心十足,一点也没有流露出着急的样子。

王敏说,难度最大的就是填写长表。虽然只有10%的住户会被抽到填长表,但如果是本地居民,大不了多花一点时间问问子女的情况,可要是抽到流动人口,人就难找了。

“流动人口在我们社区占了50%以上,大多是做小本生意的,作息毫无规律可言。”比如有几个小年轻,在前期的户口整顿阶段,王敏找他们就找得够呛,“晚上10点去,没回来。第二天早上7点去,又走了。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只好让房东作眼线,人一回来马上给我打电话。”

正式入户登记开展后,王敏最怕的就是找不到他们,“几名普查员早早就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张贴在他们的家附近,还发放了预约单。只要他们提前一小时打电话,我们就会赶过去普查。”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张文华  编辑:郑海云
返回